前不久,「电耗」这个老话题又火了一把。
起因是有车主发现理想的电耗显示的是驱动电耗,而业内一般用的是综合电耗。所谓驱动电耗就是汽车驱动电机消耗的电能,至于如今车里越来越多的空调冰箱大彩电消耗的电能,不算在内。
(资料图片)
围观的网友拍腿感叹;又学会了一个新名词,看来下次买车又得多记一个知识点了。
何止是这一个新名词,对于如今的新能源车主来说,不仅要分辨「综合电耗」与「驱动电耗」,还要区分各种标准的续航里程,牢记各种范围内的智能驾驶能力,以及记住那些堪比数码产品的智能座舱配置和功能。
为了防止自己被各种营销术语忽悠,新能源车主们要掌握的知识密度,可能比期末备考的当代大学生脑子里的知识密度还高,实在太难了。
「知识创造」重灾区:智能座舱
要说新能源汽车中「创造新知识」的重灾区,当属智能座舱。汽车行业的新概念共一石,智能座舱独占八斗。我们先抛砖引玉说几个。
01
励志于培养「技术宅」的车载屏幕
前两年我们还在感叹座舱内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,数量越来越多,如今车企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种数量的 PK,开始了「质变」层面的较量。
比如,问界 M5 的发布会上,我们就刚学会了一个新的概念:1920*1080 的 2K 车机屏幕;转年凯迪拉克就推出了 9K 环幕式超视网膜曲面屏,比家里 8K 的 100 寸激光大电视还多 1K。这车机屏幕分辨率涨的速度比工资快多了。
看着猛增的车机屏幕参数,真有这么高么?按照目前行业惯例,屏幕水平分辨率达到约 2000 像素,是 2K 分辨率;同理约 8000 像素的是 8K,约 9000 像素是 9K。这样来看,8960*1320 的 LYRIQ 的确是 9K。
很多时候分辨率与屏幕清晰度联系在一起,但它并不是唯一指标。比如之前苹果提出的 Retina 视网膜屏幕,就是将 960*640 像素压缩到 3.5 英寸显示屏里,像素密度达到 326PPI,让肉眼识别不出像素点的存在。有相关专业人士告诉 GeekCar,在座舱内一臂远的使用环境下,约 180~200 PPI 就能满足视网膜级的显示效果。
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比较一下各家的像素密度:9K 的 LYRIQ 像素密度 271PPI,三联屏的奔驰 EQS 208PPI,去年宣称屏霸的飞凡中控屏幕达到 200PPI,小鹏 P7 179.36PPI。无论是分辨率还是像素密度PPI,参数越大视觉效果越细腻是不争的事实;倾向驾驶员的曲面屏设计的确能带来更好的感官效果。只不过,对于现阶段车内环境下最大到 4K 画质的片源来看,我们真的很难用肉眼看出其中的差别。
当然这些屏幕的高配置,为未来各种超高分辨率的视频和游戏留下了足够的「冗余」空间。不过这个「冗余」的成本可并不低。目前上游 8K 面板的成本几乎是 4K 面板的两倍,再考虑上车成本的话,就高端起来了。
最近,车载屏幕宣传中出现都「专业词汇」已经不限于多少 K、多少 PPI 了,还要区分 OLED 和 MiniLED 材质,甚至大猩猩玻璃、曲率达到 3000R 的柔性屏幕、100%NTSC 色域、120Hz 刷新率这些以往显示器的字眼都出现在车机屏幕都 PPT 上。
所以,下次如果你在店里听到「请问这屏幕的分辨率是多少?什么材质的?」你没走错,这不是电器城,而是智能汽车直营店。
02
绽放第二春的零重力座椅
如果你最近关注新车,一定很难避开一个词:零重力座椅。
零重力座椅、全景天幕、激光雷达,堪称当代汽车界的「动物奶油」,只要车上装了这三个配置,一定会放大、高亮、加粗的展示出来,成为这款车最亮眼的卖点之三。
要知道在几年前,汽车上最舒服的座椅还是 MPV 后排的航空座椅。从航空座椅到零重力座椅,看起来只是腿托、头枕、调整角度改进的一小步,但这个名字给用户带来的想象空间可是直接升到了宇宙级。
那零重力座椅跟太空到底有没有关系呢?如今各家的零重力座椅在宣传上都有同一个「鼻祖」:NASA 的 NBP 中性身体姿态标准。根据 NASA 的研究,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,宇航员的身体将自动进入特定姿势,关节形成特定角度,四肢处于特定位置时,人体受到的压力最小最放松,这也成了太空里各种设施的设计标准。
从宇宙飞船的设计标准,换成当代汽车的座椅标准,还是 2006 年日产搬上车的:根据日产的研究,符合 NBP 角度的坐垫和靠背,让座椅紧贴脊椎,能减缓乘车期间的疲劳。注意,这里只说了坐垫和靠背,彼时的汽车空间有限,还没有腿托的事儿,也没有涉及到腿部角度对身体压力的影响,更像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大沙发。
直到电动车上,车内地板平整、更适合长时间在车里,衍生出了更适合躺平的「零重力座椅」,开启了「零重力座椅」的内卷。比如,第一家把「零重力座椅」放在宣传 PPT 的问界 M7,搬出了「让腿部和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坐姿,能够减少心脏供血压力,利于血液循环,真正做到了零压感知」的医学理论;后来者的智己 LS7 更提出了「全球唯一完全符合 NASA 零重力 121°标准」的「真·零重力座椅」,看着下边这张图里背部与腿部 128±7°的夹角,不知道座椅与靠背角度 121°的 FF91 和 124°的极氪 X 对于「全球唯一」有什么看法?
而且,翻遍 NASA 官网,NBP 中性身体姿态标准与汽车座椅的直接联系,也只有 2006 那一份「符合 NBP 角度的坐垫和靠背,能减缓乘车期间的疲劳」的报告,腿托角度、腿部高度并没有出现在报告里。
所以,与其被零重力座椅花样百出的新参数和新名字绕的晕头转向,不如去亲自体验一下,顺便注意一下座椅放平后的包裹性、安全带位置、安全气囊的布局、身体与座椅完全贴合时的振动过滤等等,它们才是影响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。
当然,如果你还纠结零重力座椅跟「零重力」有什么关系?大概就是老婆和老婆饼的关系。
03
「看上去很美」的全景天幕
「超大面积全景天幕,超高红紫外线反射率,为你带来史无前例的通透感。」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全景天幕成了各家新车型的「标配」,似乎拥有了全景天幕,就拥有了通透、敞亮、躺在车里看星星的浪漫生活。
前不久,懂车帝把市面上 60 款主流的车型,拉到新疆进行夏季测试。在防晒隔热测试中,所有测试车辆红外线平均隔绝率为 72%,紫外线平均隔绝率则为 84%。
其中不乏在全景天幕上做足功夫的,最常见的就是通过镀膜隔绝 99%以上的紫外线,90%以上的红外线隔绝率,防晒防热防紫外线,让用户放心。
可如果你拿出个温度计,艳阳下车里的温度瞬间飙升到 50 摄氏度,甚至 60 摄氏度,这谁受得了?
全景天幕的镀膜的确尽了力,不过我们看一下太阳能的组成,其中红外线占 53%,可见光占 44%,我们谈之色变的紫外线仅占 3%。这意味着各家车企下功夫隔绝 99%紫外线的镀膜,只能隔绝 3%的热量;就算紫外线隔绝 99%,红外线隔绝 90%,透光率达到 50%以下,也只能隔绝 60%的热量;更别说那些白玻璃了。
如果加上玻璃吸收热量后,传递到车里的部分,车主也只能在车里戴草帽、打遮阳伞、上物理防晒了。
当然,也有不少品牌不惜成本做了变色玻璃天幕,比如蔚来 EC7、极氪 001、阿维塔 11,都用自动调光天幕,平时天幕通透,日晒时吸收可见光、颜色变深,减少进入车里的热量。不过,一方面,目前普遍使用的 EC 电致膜变色也需要时间,做不到秒开秒关;另一方面,看看目前变色玻璃天幕的成本,可能自己下单一个遮阳帘,是最快速高效的解决方式了。
究竟有多少个续航?
电动车续航是个老生畅谈的话题了。不同测试条件衍生出了不同的续航标准:CLTC、WLTP,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 NEDC,以及在国内不太常用的 EPA 续航;甚至混动玩家还跑来插一脚,创造出了个电池+油箱的综合续航,那些动辄 1000km+的宣传就出自混动玩家的手。
随手在百度上一搜 CLTC 续航和 WLTC 续航,弹出来了各种:「哪个准?」「如何换算?」「区别是多少?」「实际打几折?」…… 足以见大家的困扰。
不同的测试工况、条件导致了这几种续航标准的差别,比如一款续航里程超过 700km 续航的车型,换一个测试标准可能就不到 700km。
为了方便区分,不少网友直接用 CLTC 续航乘以 0.7 或者 0.75,WLTP 直接乘以 0.85 来估算实际续航;或者简单的用 WLTC>NEDC ≈ CLTC 来估计,但具体不同使用习惯下、不同季节气候但历程都会有差别。与其关注不同标准下的续航里程,也许关注电耗指标更实际一些。(怎么又回到「电耗」了?)
这时候不禁感叹,什么时候秦始皇能把续航标准统一一下?
「一杯咖啡充满电」的超快充
如果说续航是新能源的常青树,那超快充就是新晋顶流。
从去年开始各家车企陆续推出 800V 车型,相应的就是超充桩和满足需求超快充电池:理论上在峰值功率下能一个小时充满 3 次、4 次、5 次的 3C、4C、5C、电池;峰值功率高达 350kW、480kW 甚至 600kW 的超级快充,眼看着补能焦虑就要被消灭了。
以小鹏 4C 电池为例:充电 5 分钟,续航 200 公里。网友一算,200 公里 5 分钟,400 公里 10 分钟,我充满 600 公里岂不是只需要 15 分钟?
这时候,早就用上 V3 超充的特斯拉用户站出来了:账不是这么算的。
特斯拉 V3 超充为例,理论峰值功率 250kW;不过实际使用中,只有电池电量低于 30%时,才有可能达到 250kW 的充电功率;30%以上电量,充电功率逐渐下降,可能只有 180kW,甚至 160kW;电量达到 80%后为了保护电池防止过充,功率滑坡式减少,甚至涓流充满。
如果你充电时,旁边恰巧也有一个车友在充电,你俩的峰值功率还得打点折扣。
当然,就算是打了折扣,这也比传统慢充也好很多了。
所以,听到 400kW、500kW、600kW 的超充功率先别上头,就算车企告诉你「一杯咖啡充满电」,最好在心里盘算一下这咖啡是中杯、大杯,还是超大杯哦。
「24 小时订单量突破 x 万」
2 小时破万,24 小时破 3 万,72 小时破 5 万……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,晒订单成了新车发布后的基本操作,而且开启预定后订单轻松过万。
买车从原本的去 4S 店看车—订车—提车,变成了盲订—发布—预售—预定/预订—上市—交付,甚至衍生出一系列「盲定」、「0 元订「、「小定」、「大定」、「锁单」、「首订权益」、「转单」,想踏踏实实买个车,要提前做的功课堪比双十一计算满减优惠。
然而,新车订单真的如此繁荣么?
前不久,有记性好的网友翻出来去年某款发布时「48 小时,订单突破 5 万」的海报,直到今年上市满一年的销量也只有 2.5 万+,刚完成了海报中成绩的一半。如果说 50%的退订比例姑且算正常范围,那江淮钇为 3 新车订单量破万,如今每月交付几百辆,这订单转化率就低的离谱了。
2022 年缺芯少电的交付难+低门槛可退订的预定机制,让不少用户变成了广撒网式下订单,甚至养肥了一批订单黄牛;但是交付难过后,繁荣的订单就要靠车企自己努力了。
「先订再退、内部刷单」的操作,大量流向二手市场的盲订订单,压在经销商头上的清库存任务,让新车动辄几万的订单量就像吸饱水的海绵,不用挤水就流出来了。
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,「24 小时突破 x 万」的订单,就像李佳琦直播间里秒没的商品一样,有的是真没了,有的等等还会有的。
最后
智能电动车作为完全不同于传统汽车的存在,难免有各种新技术、新功能的出现,衍生出各种新的概念和名字。可以说有多少新知识点,可能就有多少新的领域被关注到。
这些原本应该消弭于技术之中,幻化成创新体验和产品的名词,成了一个个营销名词出现在消费者面前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这些新的知识点到底是颠覆性的产品和体验,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老传统,时间会告诉他们答案。
本文作者:米其林
不要忘记关注「极客汽车」的微信视频号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