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,和煦的阳光洒向永定河畔的邵七堤村,村庄道路整洁,不时有消杀、环卫车辆驶过,路两旁一棵棵青翠的枣树矗立着。屋舍墙角尚未干透的红砖依稀能看到被洪水侵蚀过的痕迹。
(资料图片)
8月17日是防汛转移安置村民集中回迁的日子,邵七堤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寇之明一早便守在村口,不停地接打着电话,等待乡亲们归家。
不一会儿,路上的车辆行人多了起来。小客车、电动三轮车、装满行李的小推车来来往往,回村的村民和寇之明打过招呼,便直奔家去。不少村民喘着粗气,脸上挂满汗珠,却难掩喜悦之情。
8月17日,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,返村村民相互问候打招呼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
“孙子天天嚷着要回家,今天终于回来了!”从早上5点开始,3个多小时内,68岁的张玉中已经往家运了3趟行李。走进家里,空调送来阵阵凉意,水电通了,燃气也恢复了。
位于津冀交界的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,依河而建,是永定河进入天津后流经的第一个村庄。寇之明介绍,村里共有常住居民247户、626人,在7月31日晚,村民全部撤离。
17个昼夜已过,随着永定河泛区的洪水退去,周边村镇已陆续有群众回迁,受洪灾影响较大的邵七堤村也迎来了村民的归家时刻。
“群众转移安置以投亲靠友为主,根据统一安排,今天大家陆续返村了。”寇之明说,他最为牵挂的还是15名集中安置的村民,虽然人数不多,但他们大都年龄偏大,附近又没有亲友。“希望大家都平安回来。”
“哎呀,忘了一件事。”说着,寇之明一拍脑门,转身朝村委会走去。
几分钟后,喇叭里响起了寇之明略带沙哑的声音:“大伙注意了,家里的自来水先别喝,放15分钟后再饮用。”
待他回到路边,一辆大客车正从远处缓缓驶来,停在了村委会门口。寇之明赶忙迎上前去,扶住了下车的群众。
“终于回家了!你们辛苦了!”76岁的孟玉霞从集中安置点乘车返村,下车后紧紧握住寇之明的双手说道,“我们在安置点被照顾得很好,但还是回自己家好!”在村“两委”工作人员的陪护下,孟玉霞笑盈盈地朝家走去。
8月17日,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,村委会主任寇之明(左二)迎接村民回村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
令人欣慰的是,尽管洪水淹没了大片农田,但多数村民的房子和院子并没有严重进水。寇之明说,虽然几十年来天津没有遭受大规模的洪水袭击,但村民们都知道,村子处于永定河泛区内,村内房屋和院落进行了抬高,实现洪水过家门而不入。
“村民回来了,我们的工作却不能停下来,要和各保障部门对接,确保群众生活生产尽快回归常态。”寇之明说。
连日来,天津市武清区水务、电力、城管等部门全力做好居民用水、用电、用气等排查监测和服务保障工作。“我们逐村逐户排查,保障正常供气。”天津市武清区城管委四级调研员陆军说。
“自8月12日退水开始,我们每天派出90多人进行管网巡查、水质监测,经过努力,现在村里的水质已经达标。”天津市武清区水务局二级调研员李军说。
8月17日,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邵七堤村,国网天津电力武清公司工作人员维修设备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
“今天电力等各部门都很给力,我们已经复工了!”天津大晟纸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兵介绍,企业生产已经恢复。
截至8月17日,随着最后一批1.5万余名转移安置人员返回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的14个村庄,天津市永定河泛区3.5万余名转移安置村民全部重返家园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尽快完成房屋安全鉴定工作,按要求进行修缮、重建,并帮助村民收拾整理农田,尽早恢复后续播种。”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党委副书记杨宜峰说。(记者王宁、徐思钰、王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