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查哈阳农场示范区内农业生产监测设备。 本报记者 吴 浩摄
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查哈阳农场”),数十万亩秧苗茁壮生长,绿油油的稻田把大地装扮得如画卷般美丽。
查哈阳农场挖掘开发细分市场,走品牌差异化路线,为东北大米产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。2012年查哈阳农场注册了“查哈阳大米”国家地理标志商标。2022年,查哈阳农场营业收入6.4亿元,利润总额1.1亿元。
“种出生态好米,离不开优良的生态环境。”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邵学杰说。
查哈阳农场位于齐齐哈尔市甘南县,地处松嫩平原核心腹地,耕地面积95.67万亩,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2万亩。据介绍,查哈阳农场黑土层厚度可达40厘米至60厘米,土壤肥沃,矿物质丰富;地处北纬48度高寒地带,昼夜温差较大。而且,查哈阳灌区水资源丰富,水质清澈。“查哈阳农场先后投入17亿元资金修建灌渠,灌渠总长度达6200公里,渠系每年可为灌区输送7.5亿立方米的天然水源。”查哈阳灌区负责人李文博说。
独特的物候和优质水源为查哈阳大米的种植创造了条件,而好米的形成更离不开科技支撑。查哈阳农场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,推动农业关键技术攻关,优化水稻品种,提升大米品质。
在稻米文化展厅,4个玻璃罐中存放的稻种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。“种子是农业的‘芯片’,稻种的优劣决定了能否种出一碗好米。”讲解员尤天琪告诉记者,这些稻种是查哈阳农场自主培育的天隆粳391、寒稻608品种,也是农场的主栽品种。
近年来,查哈阳农场对水稻品种进行性状改良,研发高寒地区优质杂交稻种,并培育出一些功能米。查哈阳农场粳稻种子繁育基地负责人宋丽芬介绍,农场现已培育出优质高产、抗倒、耐寒的优良品系稻种70余个,对表现出色的6个新品种进行规模繁育,为发展大米产业做好充足准备。
“不仅仅是育种,催芽、育秧、插秧、田间管理、收获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科技支撑。”查哈阳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叶明刚说,查哈阳农场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智能浸种催芽车间,通过全自动设备调温控温,稻种出芽合格率大幅提升。
在查哈阳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内,记者看到,水稻灌溉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;气温、水温、病虫害能够实时监控;水稻长势情况能够进行全时段监控。“我们借助物联网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打造全程可视化溯源体系,实现对水稻种植灌溉、大米加工、仓储、销售等环节全过程监控,构建从田间到餐桌、从生产到文旅的新发展模式。”邵学杰说,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,查哈阳农场以查哈阳米业公司为龙头,整合场内7家民营企业,成立查哈阳米业协会,统一标准、统一品牌。
打造标准化生产车间,提高基地设施装备数字化水平,是查哈阳农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。“加工过程中,工作人员每小时对稻谷的水分含量、颗粒完整度、易色粒进行检测,最大程度保留大米的新鲜度,提升大米的口感,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。”查哈阳米业公司董事长张立刚说。
目前,查哈阳农场大力发展大米产业链,已开发出多种特色产品,形成企业品牌矩阵。“我们将延伸稻米加工产业链条,建设大米产业集群,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品牌。”邵学杰说。 (经济日报记者 吴 浩)